【本报独家探访】在浙江象山影视基地的深夜,一场暴雨倾盆而下。身穿银色鳞甲的特技演员被威亚吊至半空,刺眼的探照灯将他周身的水珠照得如同坠落的星辰。这是奇幻电影《异兽之降龙之战》杀青前最后一场打斗戏的拍摄现场。导演陈国伟浑身湿透,紧盯监视器,直到喊出“过”的那一刻,全场爆发欢呼——这部历时三年筹备、耗资数亿的东方奇幻巨制终于完成全部拍摄。
《异兽之降龙之战》以中国上古神话为蓝本,构建了一个人、神、兽共存的洪荒世界。影片讲述少年禹辰为守护族人,与上古龙族缔结盟约,共同对抗被混沌侵蚀的变异巨兽的冒险故事。总制片人林薇在接受专访时透露,项目自2021年启动以来,先后召集了7国特效团队,仅生物角色设计就修改了百余稿,“我们要求每条龙脉都有据可考,从《山海经》《淮南子》等典籍中还原了应龙、烛龙等形象,鳞片细节甚至参考了故宫九龙壁的纹样”。
最令人震撼的是影片的实景拍摄规模。剧组在内蒙古乌拉盖草原搭建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原始村落,动用3000吨人造沙建造荒漠场景,还远赴冰岛拍摄极地之战。动作指导林迪安创新设计了“御龙术”打斗体系,将中国传统武术与奇幻元素融合。“演员需要在高空威亚上完成旋身突刺,同时配合后期龙翼摆动的节奏,每个动作都要重复几十遍。”林迪安指着现场还在训练的演员说。
新生代演员赵墨饰演的驯龙少年堪称影片灵魂。为塑造角色,他提前半年接受骑马、射箭训练,更在零下15度的冰湖中拍摄溺水戏份。“有场戏需要我赤膊与龙兽搏斗,身上涂满特效胶水,拍完直接送医检查低体温症。”赵墨笑称这是从影以来最艰难的角色。而老戏骨张丰毅饰演的大祭司更是剧组“定海神针”,长达三页的上古咒文台词一条通过,现场工作人员情不自禁鼓掌。
影片的视觉奇迹背后是惊人的技术投入。据视效总监王启明透露,全片共制作了1982个特效镜头,其中主战巨龙“苍溟”的单镜头渲染时长达到432小时。“我们开发了新的毛发解算系统,使龙须飘动时每根须毛都能折射不同光线。”最复杂的群战场景中,同时出现上百头数字生物,每头都有独立的行为逻辑系统。
值得关注的是,影片虽为奇幻题材,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核。民俗顾问团队考证了大量商周时期祭祀仪轨,影片中出现的祝祷舞、青铜礼器等细节均经过历史学家审定。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王教授提前观片后评价:“这是用现代电影语言书写的神话史诗,其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尤为难得。”
随着影视行业持续复苏,《异兽之降龙之战》无疑将成为检验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标杆。据发行方透露,影片已预定明年暑期全球公映,届时将同步推出IMAX、CINITY等特殊制式。夜幕下的影视基地依然灯火通明,道具组正在小心翼翼地将十余米长的龙首模型装箱。这场跨越古今的龙兽之战,即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