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清地信小镇:金融活水浇灌科技高地
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,一片曾经以传统村落为主的土地上,如今矗立着一座充满科技感的地理信息小镇。无人机与无人快递车穿梭于绿树成荫的街道,58座现代化楼宇通过草木水榭巧妙相连,年轻的面庞在这里随处可见。谁能想到,这里在2010年还是一个普通的城中村?如今,这里已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高地,而金融支持的“活水”正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创新的沃土。
信贷支持规模突破4.78亿元,85家企业受益

截至2025年4月末,德清县已累计为85家地理信息企业提供信贷支持,贷款余额达4.78亿元,接近5亿元大关。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地信产业的重视,更展现了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的倾斜。如果将这笔资金比作一场“及时雨”,那么德清的地信企业无疑是这场雨中最先舒展枝叶的幼苗。
破解“轻资产”难题:金融产品创新是关键

地理信息企业普遍存在“重研发、轻资产”的特性,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往往让这些企业“望贷兴叹”。德清金融监管支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痛点,指导金融机构打响“融资破壁攻坚战”,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。例如,兴业银行德清支行为某企业精准匹配“投联贷”产品,迅速追加500万元信用贷款,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“燃眉之急”。这种“量体裁衣”式的金融支持,就像为地信企业配备了一把打开资金之门的“万能钥匙”。
地信产业的战略地位:从数据资源到经济基底
地理信息不仅是战略数据资源,更是新型生产要素和数字经济的空间基底。德清金融监管支局联合相关部门,引领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,为地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如果将数字经济比作一座大厦,那么地理信息就是这座大厦的“地基”,而金融支持则是夯实地基的“混凝土”。

从城中村到科技小镇:产融结合的典范
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崛起,是产融结合的最佳注脚。规划面积4.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已建成3.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,成为地信企业的聚集地。这里的发展轨迹,就像一颗种子在金融“肥料”的滋养下,迅速长成参天大树。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管委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局副局长汤巍感慨道,小镇的蜕变离不开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。

未来展望:金融活水还需持续灌溉
德清的实践表明,金融支持是地信企业成长的重要推手。然而,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更多创新举措。例如,进一步扩大信用贷款覆盖面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,都是未来可以深耕的方向。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:“金融与科技的结合,不是简单的加法,而是乘法效应。”
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金融与地信产业的“双人舞”仍在继续。德清的故事,或许能为其他地区提供一份可借鉴的“样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