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发行湖州分行端午送反诈知识进社区
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,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州市分行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,组织反诈宣传小队深入社区,将防诈骗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。此次活动以"零距离普及"为目标,通过面对面讲解、案例剖析等形式,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筑起一道防诈"防火墙",展现了国有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。
筑牢反诈防线:多维度宣传覆盖全年龄段
宣传小队成员手持精心设计的宣传折页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了当前高发的诈骗类型。购物类诈骗被比喻为"线上钓鱼陷阱",骗子像撒网般抛出虚假优惠;网络贷款诈骗则被形容为"甜蜜毒苹果",以低息诱惑套取个人信息;冒充公检法诈骗更是被比作"披着羊皮的狼",利用权威身份实施恐吓式诈骗。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认知特点,工作人员采用差异化讲解策略——对中青年群体强调技术性防范,对老年人则侧重情感沟通,用"子女式叮嘱"反复提醒"不轻信、不转账"的基本原则。

聚焦银发群体:破解养老骗局密码
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"银发守护专区",工作人员以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为教材,将复杂的诈骗话术拆解成简单易懂的"防骗三不口诀":不贪小便宜、不惧假威胁、不点陌生链接。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感慨道:"原来免费体检送鸡蛋可能是圈套,这些讲解比儿女唠叨还管用。“针对老年人容易陷入的"情感陷阱”,宣传员们创新采用情景剧形式,生动演示了"黄昏恋理财骗局"和"保健品诈骗"的常见套路,让防诈知识像端午粽香般沁入心田。

校社联动:播撒金融安全种子
除社区宣传外,该行还将反诈课堂延伸至校园,通过金融知识问答、模拟诈骗演练等互动形式,帮助师生掌握识别网贷陷阱、刷单诈骗等技能。这种"教育一个学生,影响一个家庭"的传播模式,使得反诈宣传产生涟漪效应。校方负责人表示:“银行专业人员的讲解比教科书更鲜活,学生们把学到的防诈技巧带回家,成了家庭防诈的’小卫士’。”

长效机制的构建:反诈永远在路上
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,湖州市分行的反诈工作并未止步于单次活动。该行正探索建立"社区金融顾问"驻点制度,计划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常态化宣传站,将季节性宣传转化为全年无休的服务。这种"金融+社区"的共建模式,既强化了居民防诈免疫力,也拓宽了银行服务民生的新路径。活动现场发放的《防诈手册》中,不仅收录了最新诈骗手法解析,还附有辖区派出所和银行网点的24小时咨询热线,构建起"警银民"三位一体的防护网。

温度与专业并重:彰显金融为民本色
在三个多小时的宣传活动中,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"解答不厌其烦、案例不离实际"的专业态度。当有居民提出"如何辨别真假银行短信"时,宣传员现场演示了官方短信的识别要点;面对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的困惑,更是手把手教学拦截骚扰电话的方法。这种"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"的方式,让金融安全知识真正转化为社区居民的自护能力。

暮色渐浓时,仍有不少居民围着宣传台追问各类防诈细节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,可能引入VR诈骗模拟体验等科技手段,让防诈宣传从"入耳"到"入心"。此次走进社区只是起点,守护群众"钱袋子"的安全马拉松,需要金融机构与社会各界携手同行,共同编织一张全民反诈的安全网络。